首页  > 历史文化 > 人物

云端上的安全行者

来源: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:2018-06-07 14:05

  悬在高空,左右轻晃。俯瞰,是数百米深的山体崖壁,让人觉得寸步难行。可姚文华是老手,一个机灵便从车厢翻上几十米高的索道支架,运转轮、轴承、螺栓,挨个敲打、检查一遍。不时地,一阵山风,微凉。姚文华却是衣背浸湿,只见他跪在方寸之间的支架上,半趴着身子,目不转睛盯着每一寸缆绳从指尖划过……

  姚文华是黄山一名索道检修工,1991年参加工作,这样在高空爬上爬下,他已经做了27个年头。每天,他和同事要把整条黄山云谷段索道的396个运转轮、69个车厢、18个索道支架全部检查一遍,并核对机械运行的100多组数据。

  “5000多米的缆绳,每一寸都要在手心里过一遍。”姚文华透着一股子认真劲儿,“要紧紧盯住运动的绳索,全段都要盯到,看绳索有没有断丝、裂纹,这关系到每一名游客的安全。”

  姚文华边说边翻出每天的检修记录。早5点上班、晚8点结束是常态。前不久的“五一”假期,他和团队成员凌晨3点多就开始对索道进行早检,“遇上假期,景区游客量大,就要一早检查,要比平时进行更全面的体检。”

  晚上,还要应对时不时的突发状况。大雪夜,背着50多斤的工具走山路,敲碎索道支架上结的冰块,半空中裸着手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环境下拆装设备……冬天气温低,索道的状况相对也多,半夜通宵忙检修,这些姚文华都经历过,“好在辛苦一整夜,第二天游客又都能正常乘索道上山,值!”

  除了正常检修、排除故障,姚文华好琢磨,爱捣鼓,加上20多年的检修经验积累,他总能闪出创新的小火花。

  一次云谷新索道调试,外方工程师将索道防撞参数设定为80个脉冲,当脉冲低于80个时,索道就会紧急停车,而索道车厢全速运行的脉冲数仅能达到81。只有1个脉冲的“余地”,这也就意味着,受天气、风力等影响,索道出现不必要紧急停车的概率会大大增加,游客可能会在索道运行完全安全的情况下,被悬在半空。

  姚文华直接调试设备、进行运行速度实验等,最后提出75个脉冲的防撞脉冲数意见,并把意见反馈给位于奥地利的索道生产厂家总部,厂家总设计师认为合理,还对其他出厂的设备做了参数改进。

  率先设计安装钢丝绳专用检修平台;创造性地修复损坏风速仪,节约成本30多万元;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改进技术,将索道收车时间由31分钟降低到约16分钟,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……类似的小创新,姚文华还有一箩筐,如今,他创办了自己的创新工作室,最想做的就是带好徒弟,把检修的手艺传下去。

  像姚文华这样的索道检修工,黄山共有70多人,他们常年攀爬巡检,坚守云端,确保了黄山索道运行的安全。(记者 孙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