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 > 博物馆时光 > 五期

中国,一路绫罗缎,一路风雅颂——诗歌中的丝绸

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:2018-06-24 11:15

  中国,是个“诗国”,也是个“丝国”。丝绸,物质生产的代表;诗歌,精神生活的代表,丝与诗相缠,一路编织绫罗缎,一路吟咏风雅颂,几千年中国文明流淌至今。耕织立世,诗书传家,中国人的勤劳智慧不仅生产了自给自足,更制造了美满富足。

  桑林——丝绸的故事发生地

  自黄帝妻子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、抽丝编绢之术起,中华人文初启。养蚕首先要种桑。在中国古代,桑不仅是自然意义之桑树,更被赋予社会文化含义,它是神树、生命之树、生育之树。神话传说中便有“日出扶桑”“空桑生人”之说。

  绿荫簇丛的桑林,是祭祀祈福的神圣之地。商汤为祈甘霖,曾作《桑林》之舞。那是尽善尽美的舞蹈,《庄子·养生主第三》说庖丁解牛时的动作、节奏、音响“莫不中音,合于《桑林》之舞”。

  绿荫簇丛的桑林,是国计民生的富足之基。《礼·祭义》说:“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。”种桑养蚕是国之大事,《诗经·国风·鄘风·定之方中》讲卫文公迁都楚丘,修建宫室后,“升彼虚矣,以望楚矣。望楚与堂,景山与京。降观于桑”,查看是否适宜种桑。于国如此,于家亦然。《诗·小雅·小弁》云:“维桑与梓,必恭敬止;靡瞻匪父,靡依匪母。”桑梓为生活所需、为父母所植,由此桑梓代指家乡。

  绿荫簇丛的桑林,也是男女相会的礼俗之所。《诗经·国风·鄘风·桑中》中说:

  “爰采唐矣?沬之乡矣。

  云谁之思?美孟姜矣。

  期我乎桑中,

  要我乎上宫,

  送我乎淇之上矣。”

  这是痴情男子的自言自语和反复咏唱:心中想念着的人是谁?是姜家美丽的姑娘,是她,约我在桑林见面;是她,邀我在上宫相会;是她,送我到淇水岸边。

  《诗经·小雅·鱼藻之什·隰桑》里说:

  “隰桑有阿,其叶有难。既见君子,其乐如何。

  隰桑有阿,其叶有沃。既见君子,云何不乐。

  隰桑有阿,其叶有幽。既见君子,德音孔胶。

  心乎爱矣,遐不谓矣?中心藏之,何日忘之!”

  这是痴情女子的涓涓心声和娓娓道来:洼桑柔美枝条多,叶子茂盛把荫遮。终于见到心上人,心里的快乐怎么说?

  桑林相会,情意绵绵,却也有“不解风情”者。《诗经·国风·郑风·将仲子》说,“将仲子兮,无逾我墙,无折我树桑。”女子劝恋人将仲子不要越墙而入,踩断了墙边的桑树。

 

  由桑而丝,如同因爱情而婚配,于是便有“氓之蚩蚩,抱布贸丝。匪来贸丝,来即我谋”。憨厚农家小伙子,怀抱布匹来换丝。其实不是真换丝,找个机会谈婚事。幸福的爱恋在桑园发生,悲情的故事也从桑园开始。《诗经·国风·卫风·氓》,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。作者以桑自喻,从“桑之未落,其叶沃若”到“桑之落矣,其黄而陨”,以其容颜流逝,对应着男子的始乱终弃。

  有负心人,也有痴情者。《诗经·国风·邶风·绿衣》,中国文学史上传世最早的悼亡诗。

  “绿兮衣兮,绿衣黄里。心之忧矣,曷维其已!

  绿兮衣兮,绿衣黄裳。心之忧矣,曷维其亡!

  绿兮丝兮,女所治兮。我思古人,俾无訧兮。

  絺兮綌兮,凄其以风。我思古人,实获我心!”

  全诗重章叠句之中,含蓄委婉,缠绵悱恻,表达了丈夫对亡妻的深深思念。绿丝线啊绿丝线,是你亲手来缝制,缝制了绿衣黄裳,缝制了绿衣黄里。如今没了你,只有冷风钻衣。

  采桑女——丝绸的经典“代言人”

  男耕女织,丝绸的辛勤生产者是女子;男刚女柔,丝绸的最佳妆扮者是女子。于是能劳作会妆扮的采桑女成了丝绸的经典“代言人”。

  还记得汉乐府《陌上桑》里的罗敷吗?

  “罗敷善蚕桑,采桑城南隅。

  青丝为笼系,桂枝为笼钩。

  头上倭堕髻,耳中明月珠。

  缃绮为下裙,紫绮为上襦。”

  罗敷是那样的美丽,但面对使君(太守)的劝诱轻薄时,义正辞严却不失机智地回绝。如此勤劳美丽和坚贞节烈并存的罗敷,也就难怪“行者见罗敷,下担捋髭须。少年见罗敷,脱帽着帩头。耕者忘其犁,锄者忘其锄。来归相怨怒,但坐观罗敷” 。

  《陌上桑》主题之经典,千百年来不断有诗人如南北朝的王筠,唐朝的李白、陆龟蒙,元朝的王冕等,以此为题创作诗歌。李白的《陌上桑》:

  “美女渭桥东,春还事蚕作。

  五马如飞龙,青丝结金络。

  不知谁家子?调笑来相谑。

  妾本秦罗敷,玉颜艳名都。

  绿条映素手,采桑向城隅。

  使君且不顾,况复论秋胡。

  寒螀爱碧草,鸣凤栖青梧。

  托心自有处,但怪旁人愚。

  徒令白日暮,高驾空踟蹰。”

  一个自重、高傲、美丽、自信的女子跃然纸上。只是不同于汉朝的素朴,唐朝有更多的款式、更多的花色,衣着唐朝丝绸的罗敷,尽显唐朝的华丽。到了唐朝,丝绸的“代言人”不再局限于采桑女。

  杜牧《秋夕》:

  “银烛秋光冷画屏,轻罗小扇扑流萤。”

  王翰《春女行》:

  “罗袖婵娟似无力,行拾落花比容色。

  落花一度无再春,人生作乐须及辰。”

  梁锽《艳女词》:

  “美人姿态里,春色上罗衣。

  自爱频开镜,时羞欲掩扉。”

  多美呀,一袭罗裳,对镜贴花黄,女为悦己者容,更为己悦而容。

  唐诗——丝绸的最美“说明书”

  “衣冠上国,礼仪之邦”,唐朝,是个诗歌和丝绸业发展都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峰的朝代。潮流涌动,大化流行,那是个绚丽而个性的时代,每个人都有他的舞台。

  那个朝代,有“九天阊阖开宫殿,万国衣冠拜冕旒”的气象。

  “绛帻鸡人报晓筹,尚衣方进翠云裘。

  九天阊阖开宫殿,万国衣冠拜冕旒。

  日色才临仙掌动,香烟欲傍衮龙浮。

  朝罢须裁五色诏,佩声归到凤池头。”

  王维的《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》,利用细节的描写和场景的渲染,突出了早朝的宏伟气势与大唐的庄严华贵。

  那个朝代,有“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风拂槛露华浓”的美人。

  “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风拂槛露华浓。

  若非群玉山头见,会向瑶台月下逢。”

  李白一首《清平调》,想像奇巧之至,不露造作之痕。春风满纸,人面迷离,千百年间,杨贵妃之美呼之欲出,未曾远离。

  那个朝代,有“齐纨鲁缟车班班,男耕女桑不相失”的生活。

  “忆昔开元全盛日,小邑犹藏万家室。

  稻米流脂粟米白,公私仓廪俱丰实。

  九州道路无豺虎,远行不劳吉日出。

  齐纨鲁缟车班班,男耕女桑不相失。”

  杜甫一首《忆昔》描绘的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最为绚烂的篇章。它是那样的繁华,又那样的有序;那样的独立,又那样的包容……

  江山锦绣,盛世繁华,既有“夏衫短袖交斜红,艳歌笑斗新芙蓉”的玲珑少女,又有“霜绡虽似当时态,争奈娇波不顾人”的高门贵妇,还有“座中泣下谁最多?江州司马青衫湿”的迁客骚人。

  曾有统计,在《全唐诗》中,有蚕、桑、丝、绸、绫、罗、绢、缎、锦、帛、纱、缟等等字眼出现过上万次,含有丝绸意象的诗4000首左右……

  丝绸,有诗歌为证,从历史走来。它代表着生机,代表着归属,代表着富足,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和奋斗。(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慕振东)